壺名:彎嘴陽羨
作者:一廠陶工
泥料:年糕土
年代:約1982年左右
出水:單孔
容量:約90 C.C.
底款:陽羨紫砂
蓋款:無
把款:無
彎嘴陽羨是屬於82小品類的小品壺,量容不大,小品而精緻,亦是眾多壺友所追求的收藏之一。而所謂的82小品,是指1982年左右,宜興紫砂一廠所製造生產的小品壺,壺量大約都在100西西上下,壺雖小但作工卻精緻,因為小品壺比中品壺還不好做,因此多為老技師所製,所以從壺就看的出來功力不凡。
小品壺一直以來蠻受台閩一帶的茶友喜愛,無論在泡岩茶、鐵觀音、烏龍…等,都有不錯的效果,亦適合獨飲或二人對飲,而且對於較為珍貴的茶類而言,還算是挺精省的。
年糕土,常見於80年代初期,一廠短暫性存在的泥料,大約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5年左右,其泥料發色介於清水泥與紅泥之間,泥性重,不適合製作大壺,因此以小品壺居多。年糕土其泥質細膩、緊實,具厚重感,泡養後泥色溫和發潤,摸起來如膏似脂,如年糕般的色資而得人喜愛,泥料因窯燒溫度高、低不同而呈現偏紫或偏紅。
蓋內作工與氣氛。
單孔出水。
底部圈足與落款「陽羨紫砂」。
「陽羨紫砂」章款,僅見於80年代初期,與「宜興名壺」章款同時期,屬於80年代初期,因兩岸政治立場而不落「中國宜興」四字章的過渡用章,是具有時代性的特殊章款之一。
註:陽羨,為宜興古名。
泥料近照,幾泡後就溫潤如玉。
曾有壺友透過光譜儀檢測分析泥料元素,其鐵質含量約在10000~13000ppm之間,與80年代之前的紅泥接近(80中後的紅泥鐵質約6000ppm左右),故應屬紅泥系(紫砂清水泥鐵質含量約在4700-6300ppm之間)。
關於年糕土的由來並無實際的考證,大致上分為「原礦」與「拼配」兩種說法,各執其一,茶說在此就不多說明。目前所知被歸例為年糕土的泥料有兩種,一種是泥料中有黑色粒點的年糕土,一種是沒有黑色粒點的,其中帶黑色粒點的年糕土,其鐵質高達16000~17000ppm,且帶錳元素,則應為拼配料(紅泥不含錳),因此原礦與拼配的說法可能都是對的,但廠裡並沒有「年糕土」這名稱,而台灣壺友所稱的年糕土,可能分別包括了80年代初期兩種相似泥質但卻不一樣的泥料。